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是封建恶势力拆散了他们的幸福婚姻。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
一怀愁绪,折磨几年,至今受熬煎,只能沉痛地感叹,错,错,错~
下片写这次沈园重逢,春天如旧,和上次一样,但人却今非昔比,她憔悴了,消瘦了,可想而知她受的折磨和熬煎。
她流的泪,把鲛绡浸透了。
挑花凋谢,园林冷落,东风无力百花残,自然规律和社会势力都是不可抗拒的。
山盟海誓虽在,但无法寄托,不能表达。
表达又有何用,只好认命了,感叹莫,莫,莫~
陆游的发妻唐婉,也很有文才,很重感情。
她读了这首《钗头凤》后,也回赠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除此之外还有名冠千古的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了。
辛弃疾,字幼安,号嫁轩,山东济南历城人。
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
辛弃疾生活的年代,是北方的金国和南方的南宋,既不断开战,又时时议和。
与此相联系,南宋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两种势力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辛弃疾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
如果我们以上帝视角综观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
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
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
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
于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
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可惜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
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
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2年,从43岁到63岁。
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
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四、晚年时期:
1203年至1207年,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有620多首。
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
词评家曰:嫁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的词,继承苏东坡豪放词风而有所发展。
后人把苏辛并称,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
光复故土,还我山河,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辛弃疾的词作里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
他曾下决心戒过酒,但半途而废。
他的饮酒词写得深刻、幽默,极富生活气息。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人陈亮,字陈同父,也叫陈同甫(1143,1194),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主抗战,因此屡遭迫害,曾三次被诬入狱。
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
1188年冬辛弃疾在上饶罢居时,陈亮从浙江东阳拜访辛弃疾,两人甚是情投志和。
辛弃疾写了一首词《贺新郎》,记述他们这次交往。词前有序:
陈同父自东阳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
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
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
又五日,同父书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
是封建恶势力拆散了他们的幸福婚姻。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
一怀愁绪,折磨几年,至今受熬煎,只能沉痛地感叹,错,错,错~
下片写这次沈园重逢,春天如旧,和上次一样,但人却今非昔比,她憔悴了,消瘦了,可想而知她受的折磨和熬煎。
她流的泪,把鲛绡浸透了。
挑花凋谢,园林冷落,东风无力百花残,自然规律和社会势力都是不可抗拒的。
山盟海誓虽在,但无法寄托,不能表达。
表达又有何用,只好认命了,感叹莫,莫,莫~
陆游的发妻唐婉,也很有文才,很重感情。
她读了这首《钗头凤》后,也回赠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除此之外还有名冠千古的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了。
辛弃疾,字幼安,号嫁轩,山东济南历城人。
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
辛弃疾生活的年代,是北方的金国和南方的南宋,既不断开战,又时时议和。
与此相联系,南宋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两种势力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辛弃疾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
如果我们以上帝视角综观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
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
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
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
于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
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可惜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
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
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2年,从43岁到63岁。
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
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四、晚年时期:
1203年至1207年,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有620多首。
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
词评家曰:嫁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的词,继承苏东坡豪放词风而有所发展。
后人把苏辛并称,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
光复故土,还我山河,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辛弃疾的词作里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
他曾下决心戒过酒,但半途而废。
他的饮酒词写得深刻、幽默,极富生活气息。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人陈亮,字陈同父,也叫陈同甫(1143,1194),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主抗战,因此屡遭迫害,曾三次被诬入狱。
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
1188年冬辛弃疾在上饶罢居时,陈亮从浙江东阳拜访辛弃疾,两人甚是情投志和。
辛弃疾写了一首词《贺新郎》,记述他们这次交往。词前有序:
陈同父自东阳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
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
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
又五日,同父书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