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第六百四十九章;夫子归来
李钰两手一摊;
“对啊!只要咱们不说他们不就不会闹腾了?这很简单的嘛!”
还没有离开的程咬金一巴掌拍在李钰的屁股上;
“你当是玩杂耍呢?快点的给陛下说清楚,没看陛下都瞪着眼睛?也听得老夫都直抓头。”
“行行行,怕了你了三叔。”
“启禀陛下,臣的意思是,修路之事只说朝廷为了保家卫国,所以要新修造一条通往边疆的官路。
只是要告诉天下百姓,朝廷之所以不在原来的官道上修,就是想着以前动不动封路的时候,对百姓不利,所以这次为百姓计,特意避开老路,另外修造一条专门给朝廷使用的官道。
如此一来,再只字不提别的,百姓哪里知道背后的真正目的?不叫百姓行走,那过路税的名头就无从谈起了,陛下和朝廷自然就不担心流言蜚语,诸位老叔父以为如何?”
李钰说完看着一群老头,好多人都跟着点头,一个小老头实在忍不住了;
“贤侄所言非虚,也算从根本上阻止了恶事发生,不过就有一条,不叫百姓行走,那便无利可图,既然无利可图谁会上前一步?所以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既然是官家使用的专门道路,始终还要朝廷来修的,这和秦朝修的那条官道基本无有区别了。”
“是啊,这样一来倒是没有问题,可以修造,但是我朝目前的实力想要修造八条通往天下的平坦大路,实在是令人堪忧之事。”
“谁说不是呢,别说十年了,我看五十年都不一定能弄成,这是个天大的事情,功在千秋的背后,也需要庞大的银钱绢帛和口粮才能支撑下去的。”
“有道理。”
“那这不还是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来行事吗?”
“谁说不是呢?”
“诸位老叔父听我一言,听儿一言,咱们这就是权宜之计,缓兵之计,并不是真的不叫百姓行走的。
叔父们想想吧,等到平坦大路修完结束,两条新旧道路相隔不过数里地,偏偏一边是泥巴地,一边是更加快速的水泥地面,且光滑平整,百姓们难道不想走?”
“想走又如何?你方才都说了,把这条路区别老旧的官路,专门为了调动兵马,和朝廷用事,这要是两下混合起来,岂不是混淆黑白,前言不搭后语,又无法达到朝廷专用的便利之处了?”
“没错!这前头不叫百姓行走,后面又允许使用,先不说收税不收税的事情,只说这朝令夕改……可不是王道之棋呀!诸位老兄弟以为呢?”
“这个……”
“当然是了,陛下乃九五之尊,岂能朝令夕改?这算什么上策?不过就是个出尔反尔的计谋,你以为大家都想不到?就你李大朗能人一筹?”
“这个……老尚书息怒,下官有句话想说,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来便是。”
“是。额……下官以为李县侯说的这些也不算什么大毛病,说实话下官刚才也是这样想的,只要是真有利可图,朝廷总也不能拒绝吧?毕竟我朝在银钱绢帛上的实力太也单薄了些……”
“你糊涂,你读的是什么书?可是圣贤之书?”
“这个……回老尚书的话,下官读的也是圣人之言!”
“既然你读的是圣人的言语,老夫问你,出尔反尔可是君子所谓?可是堂堂正正?”
那个被问的五品官,满脸通红,还得压着尴尬回答问题;
“非是。不过……”
老头严肃的打断五品官的说话;
“不可再言,给老夫退下。”
“是,遵尚书令。”
赞同李钰出尔反尔的那个大臣无可奈何的退回了自己的桌子,还偷偷摇头叹息着,上头的李世民假装闭目养神,但是把这五品官的行为看的明白清楚!
李钰看着倔强的老头,慢慢的走到老头身边,轻轻拍打着老头的后背顺气;
“老叔父莫要气大伤身,这不是要解决收过路税的恶心事儿吗,儿已经解决了啊……”
“解决?你是怎么解决的?叫陛下先避重就轻,迷惑世人,说不叫百姓行走,是朝廷修出来的专门道路,而后再勾引百姓过来收税,这就是你的上上计策?”
“额这个嘛,儿的意思是,后期的话,请陛下召令,以心疼天下百姓还在走泥巴路为由,准许百姓使用,然后每走一段路,百姓补贴几个大钱的用度……”
“你莫要多说,老夫早就知道你的意思,这点能处确实能叫百姓无话可说,反而还能叫陛下赢得美名,可是朝令夕改总不算正大光明,时间久了百姓自然也能想通前后,叫陛下情何以堪?多年后真相大白于天下之时,史书怎么记录这些?百姓怎么看待陛下?
老头说完,连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都跟着点了点头,许多人都没有出声,很明显皇帝陛下和朝廷,都需要正大光明的计策,不喜欢弯弯曲曲的小能处,李钰也着急了,说话都提高了声音;
“那叔父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朝廷颁布天下的时候,只说另外修一条平坦大路,方便朝廷调度兵马儿郎,保护汉人性命不被野蛮人异族人欺负,其他的一个字也不说这总行了吧?
只说方便行走,也不说朝廷专门修来用的那些话,也不说叫谁走的话,以后时机成熟之时再抛砖引玉,这总可以了吧?”
上头坐着的李世民脸上古井无波,但是心里一直都在着急,关乎的事情太大,不容一丝一毫的马虎,老尚书的要求没有任何毛病,朝廷不能行那阴谋诡计之事,自己想要留名千古的,处处都需要光明正大,可不敢乱来的!
听到李钰最后几句,李世民想点头的,最后强硬忍住了,皇帝能忍住性子,可将军们都是武夫,都是心直口快的脾气,哪能忍住太多?
程咬金第一个举起手赞同,小心翼翼的走到老头跟前;
“启禀老尚书,大朗他说的这最 -->>
第六百四十九章;夫子归来
李钰两手一摊;
“对啊!只要咱们不说他们不就不会闹腾了?这很简单的嘛!”
还没有离开的程咬金一巴掌拍在李钰的屁股上;
“你当是玩杂耍呢?快点的给陛下说清楚,没看陛下都瞪着眼睛?也听得老夫都直抓头。”
“行行行,怕了你了三叔。”
“启禀陛下,臣的意思是,修路之事只说朝廷为了保家卫国,所以要新修造一条通往边疆的官路。
只是要告诉天下百姓,朝廷之所以不在原来的官道上修,就是想着以前动不动封路的时候,对百姓不利,所以这次为百姓计,特意避开老路,另外修造一条专门给朝廷使用的官道。
如此一来,再只字不提别的,百姓哪里知道背后的真正目的?不叫百姓行走,那过路税的名头就无从谈起了,陛下和朝廷自然就不担心流言蜚语,诸位老叔父以为如何?”
李钰说完看着一群老头,好多人都跟着点头,一个小老头实在忍不住了;
“贤侄所言非虚,也算从根本上阻止了恶事发生,不过就有一条,不叫百姓行走,那便无利可图,既然无利可图谁会上前一步?所以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既然是官家使用的专门道路,始终还要朝廷来修的,这和秦朝修的那条官道基本无有区别了。”
“是啊,这样一来倒是没有问题,可以修造,但是我朝目前的实力想要修造八条通往天下的平坦大路,实在是令人堪忧之事。”
“谁说不是呢,别说十年了,我看五十年都不一定能弄成,这是个天大的事情,功在千秋的背后,也需要庞大的银钱绢帛和口粮才能支撑下去的。”
“有道理。”
“那这不还是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来行事吗?”
“谁说不是呢?”
“诸位老叔父听我一言,听儿一言,咱们这就是权宜之计,缓兵之计,并不是真的不叫百姓行走的。
叔父们想想吧,等到平坦大路修完结束,两条新旧道路相隔不过数里地,偏偏一边是泥巴地,一边是更加快速的水泥地面,且光滑平整,百姓们难道不想走?”
“想走又如何?你方才都说了,把这条路区别老旧的官路,专门为了调动兵马,和朝廷用事,这要是两下混合起来,岂不是混淆黑白,前言不搭后语,又无法达到朝廷专用的便利之处了?”
“没错!这前头不叫百姓行走,后面又允许使用,先不说收税不收税的事情,只说这朝令夕改……可不是王道之棋呀!诸位老兄弟以为呢?”
“这个……”
“当然是了,陛下乃九五之尊,岂能朝令夕改?这算什么上策?不过就是个出尔反尔的计谋,你以为大家都想不到?就你李大朗能人一筹?”
“这个……老尚书息怒,下官有句话想说,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来便是。”
“是。额……下官以为李县侯说的这些也不算什么大毛病,说实话下官刚才也是这样想的,只要是真有利可图,朝廷总也不能拒绝吧?毕竟我朝在银钱绢帛上的实力太也单薄了些……”
“你糊涂,你读的是什么书?可是圣贤之书?”
“这个……回老尚书的话,下官读的也是圣人之言!”
“既然你读的是圣人的言语,老夫问你,出尔反尔可是君子所谓?可是堂堂正正?”
那个被问的五品官,满脸通红,还得压着尴尬回答问题;
“非是。不过……”
老头严肃的打断五品官的说话;
“不可再言,给老夫退下。”
“是,遵尚书令。”
赞同李钰出尔反尔的那个大臣无可奈何的退回了自己的桌子,还偷偷摇头叹息着,上头的李世民假装闭目养神,但是把这五品官的行为看的明白清楚!
李钰看着倔强的老头,慢慢的走到老头身边,轻轻拍打着老头的后背顺气;
“老叔父莫要气大伤身,这不是要解决收过路税的恶心事儿吗,儿已经解决了啊……”
“解决?你是怎么解决的?叫陛下先避重就轻,迷惑世人,说不叫百姓行走,是朝廷修出来的专门道路,而后再勾引百姓过来收税,这就是你的上上计策?”
“额这个嘛,儿的意思是,后期的话,请陛下召令,以心疼天下百姓还在走泥巴路为由,准许百姓使用,然后每走一段路,百姓补贴几个大钱的用度……”
“你莫要多说,老夫早就知道你的意思,这点能处确实能叫百姓无话可说,反而还能叫陛下赢得美名,可是朝令夕改总不算正大光明,时间久了百姓自然也能想通前后,叫陛下情何以堪?多年后真相大白于天下之时,史书怎么记录这些?百姓怎么看待陛下?
老头说完,连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都跟着点了点头,许多人都没有出声,很明显皇帝陛下和朝廷,都需要正大光明的计策,不喜欢弯弯曲曲的小能处,李钰也着急了,说话都提高了声音;
“那叔父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朝廷颁布天下的时候,只说另外修一条平坦大路,方便朝廷调度兵马儿郎,保护汉人性命不被野蛮人异族人欺负,其他的一个字也不说这总行了吧?
只说方便行走,也不说朝廷专门修来用的那些话,也不说叫谁走的话,以后时机成熟之时再抛砖引玉,这总可以了吧?”
上头坐着的李世民脸上古井无波,但是心里一直都在着急,关乎的事情太大,不容一丝一毫的马虎,老尚书的要求没有任何毛病,朝廷不能行那阴谋诡计之事,自己想要留名千古的,处处都需要光明正大,可不敢乱来的!
听到李钰最后几句,李世民想点头的,最后强硬忍住了,皇帝能忍住性子,可将军们都是武夫,都是心直口快的脾气,哪能忍住太多?
程咬金第一个举起手赞同,小心翼翼的走到老头跟前;
“启禀老尚书,大朗他说的这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