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天未透亮,大权国水师便已离开扬州向建康行去。
唯一的一艘六百料车船的指挥台上,昂然而立着一位三十余岁的青壮将领。此人,是渤海海军第三师新晋的师长,权承智。
自漠北和林战事结束,闲不住的权承智对于每日驱逐牧民的小规模战争便已失去了兴致。回到旅顺后,加入王铠的渤海海军。
运气不错,凭着积累的战功,加上此次陆海军大规模扩军,权承智得到了大权国第一支内河水师的领兵权。
逆风、逆流,却根本挡不住如钢铁长城般缓缓推进的水师战舰。
一路西行,权承智甚至根本不去管沿途见到的一些哨船。哪怕被这些人看到了,他们在这种水流条件下,靠着几根薄桨,也根本不可能赶在他们之前回去报信。
当水军大师行至黄天荡元军水寨时,元军甚至连水寨的大门都来不及闭上。
“轰!轰!”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寨门便如纸糊般的倒下。
闯入水寨的大权国水师,如狼入羊群,见船便轰。
弩砲用的是空心陶弹,内有火油、铁钉,专寻人多的地方打。
火炮用的是实心石弹,其破坏面虽然不及陶弹,但是只要被击中的船只,基本就废掉了一半。破碎的木板四处横飞,甚至比炮弹带来的伤害还更加严重。
熊熊而起却无法扑灭的炽火,逼得船上的水兵纷纷跳入水中。逃向岸上的还好,还有可能躲过这场劫难。一些试图游向大权国战舰的水兵,等待他们的只有比江水还冰冷的弩箭。
自收降了宋军之后,元国水师实力飞涨。单论数量,可以算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战船数与士卒最多的一支水军了。
沿着长江航道,元国将近半水军主力安置于江陵与鄂州,以防从四川顺流而下的宋军。另一半主力便是黄天荡的这支水军。
近一个小时几无停歇的炮轰之后,二千余艘战船已经被毁了六成有余。尤其是停在外围的大船,十不存一。
炮弹将尽,权承智让战船渐次退出水寨。
江面之上,已经停着数十艘千料兵马船。上面装的并非士兵或战马,而是为战舰准备的砲弹。
两艘战舰为一组,缓缓靠近一艘兵马船。兵马船上,左右各伸出一支如巨臂般的吊装机,向各艘战舰快速而有秩序地补充着包装严整的炮弹。
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战舰便又是炮弹满舱,开始往黄天荡上游缓缓行去。
阳光映在滚滚而逝的江面上,反射出诡异的红光。
从水寨之中,终于驶出一些元军战船,几乎没有一艘完好无损。
战船之上,有怒气冲天蒙古士兵,也有战意盎然的汉军,还有畏畏缩缩的宋国降卒。
哪怕已经损失了过半,蜂拥而出的元军战船,在数量上依然超过了大权国军。铺在江面上,如一群贴在水面上挣扎前行的蝗虫。
依然逆风,船帆不好用。
大权国水师依靠人力驱动两侧钢制车轮前行,相对于元国水师船桨而言,速度自然更快。但是权承智并没有让船只全速而行。
眼见元军船只慢慢追上,相距不过半里。大权国战舰随着权承智的旗舰终于横在了江面之上。
“他们没体力了!”
“他们肯定也没炮弹了!”
“他们也没有援军了,杀过去!”
“杀一敌兵,赏钱百贯!抢一敌船,官升三阶!”
元军船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嚎叫。操桨者咬着牙,拼尽全力将舟船速度催至最快。
“轰!轰!轰!”
江面上空,突然出现了数十颗黑实的炮弹。
“怎么还有炮弹?”
“该死的,不是说敌军炮弹打光了吗?”
“肯定是最后一波了,顶住这些,他们就完弹了!”
“杀过去,不准后退!”
元军船只,乱像渐现。但是大多数的船只依然在努力的朝大权国军舰冲去。他们相信,只要能靠近大权国战舰,跳帮上船,凭着人数上的优势,绝对可以将这支水军歼灭在长江之上。
而且,此战也不容他们退缩,否则将尽失长江天险之利。
只是,出乎元军意料的是,大权国军舰不仅没有继续向上游逃窜,也没原地待敌。反而扯起篷帆,滚动两侧钢轮,顺着江流,如数百支离舷巨箭,向元军舟师直冲而至。
火炮渐停,弩砲又开始发射,伤者无不痛苦哀嚎。
更可怕的是装大权国战舰之前的撞杆,一旦碰上,便是船仰人翻。而紧接的,必然是如雨的弩箭。即使能躲得过覆盖式打击的士兵,也无法逃脱滚滚而去的江水。
偶尔有数艘元军战船,贴至权国船只,并成功跳帮上船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是全身铠甲、手持钢弩的兵卒。
三百艘战船,顺流而下一击,元军船只便又少一半。
江面上,四处飘浮着散落的船桨与木板。落水的士卒与一团团鲜血,总是在一个微微的浪花之后,便消逝不见。
元国水师,终于崩溃了。哪怕蒙、汉将领再如何怒吼斥骂,也挡不住四散奔逃的船只。
权承智将战船一分为三,一部份驶至水寨门口,堵住试图逃回去的元军船只;一部分横在下游江面,如捡漏般地清理想顺流而下的舟船;还有大半的船只,再次掉头,以两侧钢轮为驱动,重新逆流冲向余下的元军船队。
大权国战船在这一段江面上,船过如梳,一遍遍地清理着残余的元军船只。
夕阳渐落之时,江面上已经再也见不到一块木板、一具尸首。
只有似缓实急的江水,依然奔腾东去。
元国黄天荡水师,二千余艘舟船,一战而被全部歼灭!
……
临安皇宫的熙明殿之内,居中而坐的忽必烈脸上,又铺满寒霜。
-->>
天未透亮,大权国水师便已离开扬州向建康行去。
唯一的一艘六百料车船的指挥台上,昂然而立着一位三十余岁的青壮将领。此人,是渤海海军第三师新晋的师长,权承智。
自漠北和林战事结束,闲不住的权承智对于每日驱逐牧民的小规模战争便已失去了兴致。回到旅顺后,加入王铠的渤海海军。
运气不错,凭着积累的战功,加上此次陆海军大规模扩军,权承智得到了大权国第一支内河水师的领兵权。
逆风、逆流,却根本挡不住如钢铁长城般缓缓推进的水师战舰。
一路西行,权承智甚至根本不去管沿途见到的一些哨船。哪怕被这些人看到了,他们在这种水流条件下,靠着几根薄桨,也根本不可能赶在他们之前回去报信。
当水军大师行至黄天荡元军水寨时,元军甚至连水寨的大门都来不及闭上。
“轰!轰!”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寨门便如纸糊般的倒下。
闯入水寨的大权国水师,如狼入羊群,见船便轰。
弩砲用的是空心陶弹,内有火油、铁钉,专寻人多的地方打。
火炮用的是实心石弹,其破坏面虽然不及陶弹,但是只要被击中的船只,基本就废掉了一半。破碎的木板四处横飞,甚至比炮弹带来的伤害还更加严重。
熊熊而起却无法扑灭的炽火,逼得船上的水兵纷纷跳入水中。逃向岸上的还好,还有可能躲过这场劫难。一些试图游向大权国战舰的水兵,等待他们的只有比江水还冰冷的弩箭。
自收降了宋军之后,元国水师实力飞涨。单论数量,可以算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战船数与士卒最多的一支水军了。
沿着长江航道,元国将近半水军主力安置于江陵与鄂州,以防从四川顺流而下的宋军。另一半主力便是黄天荡的这支水军。
近一个小时几无停歇的炮轰之后,二千余艘战船已经被毁了六成有余。尤其是停在外围的大船,十不存一。
炮弹将尽,权承智让战船渐次退出水寨。
江面之上,已经停着数十艘千料兵马船。上面装的并非士兵或战马,而是为战舰准备的砲弹。
两艘战舰为一组,缓缓靠近一艘兵马船。兵马船上,左右各伸出一支如巨臂般的吊装机,向各艘战舰快速而有秩序地补充着包装严整的炮弹。
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战舰便又是炮弹满舱,开始往黄天荡上游缓缓行去。
阳光映在滚滚而逝的江面上,反射出诡异的红光。
从水寨之中,终于驶出一些元军战船,几乎没有一艘完好无损。
战船之上,有怒气冲天蒙古士兵,也有战意盎然的汉军,还有畏畏缩缩的宋国降卒。
哪怕已经损失了过半,蜂拥而出的元军战船,在数量上依然超过了大权国军。铺在江面上,如一群贴在水面上挣扎前行的蝗虫。
依然逆风,船帆不好用。
大权国水师依靠人力驱动两侧钢制车轮前行,相对于元国水师船桨而言,速度自然更快。但是权承智并没有让船只全速而行。
眼见元军船只慢慢追上,相距不过半里。大权国战舰随着权承智的旗舰终于横在了江面之上。
“他们没体力了!”
“他们肯定也没炮弹了!”
“他们也没有援军了,杀过去!”
“杀一敌兵,赏钱百贯!抢一敌船,官升三阶!”
元军船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嚎叫。操桨者咬着牙,拼尽全力将舟船速度催至最快。
“轰!轰!轰!”
江面上空,突然出现了数十颗黑实的炮弹。
“怎么还有炮弹?”
“该死的,不是说敌军炮弹打光了吗?”
“肯定是最后一波了,顶住这些,他们就完弹了!”
“杀过去,不准后退!”
元军船只,乱像渐现。但是大多数的船只依然在努力的朝大权国军舰冲去。他们相信,只要能靠近大权国战舰,跳帮上船,凭着人数上的优势,绝对可以将这支水军歼灭在长江之上。
而且,此战也不容他们退缩,否则将尽失长江天险之利。
只是,出乎元军意料的是,大权国军舰不仅没有继续向上游逃窜,也没原地待敌。反而扯起篷帆,滚动两侧钢轮,顺着江流,如数百支离舷巨箭,向元军舟师直冲而至。
火炮渐停,弩砲又开始发射,伤者无不痛苦哀嚎。
更可怕的是装大权国战舰之前的撞杆,一旦碰上,便是船仰人翻。而紧接的,必然是如雨的弩箭。即使能躲得过覆盖式打击的士兵,也无法逃脱滚滚而去的江水。
偶尔有数艘元军战船,贴至权国船只,并成功跳帮上船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是全身铠甲、手持钢弩的兵卒。
三百艘战船,顺流而下一击,元军船只便又少一半。
江面上,四处飘浮着散落的船桨与木板。落水的士卒与一团团鲜血,总是在一个微微的浪花之后,便消逝不见。
元国水师,终于崩溃了。哪怕蒙、汉将领再如何怒吼斥骂,也挡不住四散奔逃的船只。
权承智将战船一分为三,一部份驶至水寨门口,堵住试图逃回去的元军船只;一部分横在下游江面,如捡漏般地清理想顺流而下的舟船;还有大半的船只,再次掉头,以两侧钢轮为驱动,重新逆流冲向余下的元军船队。
大权国战船在这一段江面上,船过如梳,一遍遍地清理着残余的元军船只。
夕阳渐落之时,江面上已经再也见不到一块木板、一具尸首。
只有似缓实急的江水,依然奔腾东去。
元国黄天荡水师,二千余艘舟船,一战而被全部歼灭!
……
临安皇宫的熙明殿之内,居中而坐的忽必烈脸上,又铺满寒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