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赵枢、赵杞、张邦昌、赵不求,还有几千名愿意跟随赵枢和赵不求一起北上的海军官兵,终于在大宋洪武九年九月中旬的时候,乘着海上刮起西风的机会,登上了几十条中小型海船,离开了崖山军港,踏上北归之路。
他们这是开开心心,满载而归,北上做官去了!
赵枢去秀州当东南大发运使——这官儿看名字就知道要发了!
赵杞准备去当福建路转运使......这是赵枢的建议,虽然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地方,但是架不住泉州海运昌隆啊!
现在的大宋海贸第一港就泉州刺桐港,富得流油啊,只要稍微认真点收税,一年怎么都能有几百万的入账!身为福建路漕臣的赵杞,当然也能从中捞到油水......
至于赵不求则会去接了大宋海军都统制的差遣,也是高官得做了。
而留在广州的众人,总算是松了口气儿......赵谌明面上当了南越国王,北面那个北帝赵楷应该能消停一阵子了。
不过他们的安稳日子肯定是过不太久的,因为等赵楷巩固了在东南地区的统治,一定会找着借口攻打广州的......赵谌无论是南帝还是南越国王,都免不了挨打。
即便赵楷真的看在朱琏的面子上,又或是因为别的原因不对赵谌下手,赵谌手头的那点财货吃干用尽之后,那也是个完。
所以赵谌等人,就得利用赵楷消化东南半壁的机会,开始向南扩张了。
留给赵谌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可是要做的准备却一点也不少啊!
首先当然是组成屯军了......就是赵枢提出的“军团”,赵谌给换了个名儿,就叫屯军,意为屯田之军。根据赵谌和底下的臣子们讨论的结果,这些屯军应该以“户”为单位,一军3000户。殖民嘛,一群大老爷们过去怎么殖啊?跟谁殖啊?
所以赵谌先得想办法为组成屯军的战士解决娘子问题......怎么解决?当然是花钱解决呗!封建社会还能没有买卖婚姻?
娘子的问题解决了,招募屯军武士的问题就跟着一起解决了,参加屯军发娘子啊!
不过光凑够人头还是不行,还得解决屯军的组成和教化这两大难题。
屯军是封建性质的,不是官僚性质的......所以那些武进士出身的军官,大多都不愿意成为第一批的屯军之主。
他们好好的官当着,干嘛去冒那样的风险?
所以赵谌不得不从自己的少年亲军中选出一批能力较强的“兄弟”,先去撑起几个屯军。
除了这些屯军的军使,下面还有左右千户(军使自领中千户)和三十个百户......这些人怎么产生也是个难题。
赵谌琢磨了许久,最后就用了比武定高下的办法......这些千户、百户首先得是猛人,然后再言其他。
而教化这个问题,则比组织更让人头疼!
三千户的一个屯,可能还得分成几个堡,在远离中土的地方拓土殖民,想想都不容易!
而在所有的不容易当中,最不容易的当然就是维持自身对南宋(南帝之宋)的认同了。
这可不是小问题啊!
如果要较真,现在安南都护府那边的上层,大多也是汉人,连他们的君王都是汉人。安南李家一说是福建路人士去捉鱼,捉着捉着就成了皇帝;另一说是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的后裔。不管哪种说法是真的,安南李氏的祖上肯定是汉人。
可是那些分明拥有汉人血统的安南人却把大宋视为了仇寇!
对于想要建立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帝国的南宋逃亡集团来说,怎么将分布在南洋大海沿岸和各处岛屿上的屯军据点以及海港城市拧到一块儿,就是大难题了。
如果是一大片连在一起的地盘,要维持认同,要越拧越紧都是比较容易的。人员流动方便,文化上容易交流,经济上也会融为一体。而为方便交流和融合,自然会出现共同的秩序和信仰。
但是赵谌的南宋流亡集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不大可能占据一大片连接在一起的地盘立国,他们只能分散到各处沿海和海岛,通过海路互相联络......而遥远的距离,一定会产生隔阂,而这种隔阂又该如何弥补呢?
想来想去,也只有教化人心一个法子了!
可是这人心又该怎么教化呢?
......
洪武九年十二月下旬,广东,番禹。
临近年关,这座繁荣了一千余年的南国第一商埠,变得比往年更加的热闹了。城里城外,到处都是一片熙熙攘攘的场面。从北方逃亡而来的几十万人,现在大多都被安置在广州境内。他们多少都有点积蓄,赵谌的小朝廷也还有余财可以养活他们。所以趁着年关将至,各军各营各个衙门都放了长假,大家伙就三五成群的来广州城这边逛逛,试着从广州的一方繁华之中,寻着一点家乡的影子。
原籍荆湖南路的新军骑兵队正杨再兴今儿也和几个一起投军加入新军的伙伴,离开了位于番禹城(广州城)外长洲岛上的军营,坐了渡船来到番禹城外的市舶司榷场一带游玩,顺便为家里的婆娘和孩子采买一些年货。
南宋的新军士兵虽然有高饷可以领,但是却不能带着家属随军。不过杨再兴不是士兵,而是正二八经的武官(他是“菜骑兵”,升官比寻常的步兵容易太多了),虽然只是最小的承信郎,但却可以带着家眷,俸禄也比兵士们高了许多。而且将来还有机会转任地方......前途光明啊!
可是这等光明的前途,却随着南宋的溃败而化为了泡影。杨再兴本来很崇拜北军的岳飞,在南宋溃败的时候想去投靠的。可是却想到自己一个承信,人家已经是太尉了,肯定不会看重自己的,所以就只好跟着赵桓跑路到了广东......现在也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只好混一天算一天了。
幸好南宋小朝廷手里还有俩钱,所以每个月的俸禄还可以按时发放,一家人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只是感到前 -->>
赵枢、赵杞、张邦昌、赵不求,还有几千名愿意跟随赵枢和赵不求一起北上的海军官兵,终于在大宋洪武九年九月中旬的时候,乘着海上刮起西风的机会,登上了几十条中小型海船,离开了崖山军港,踏上北归之路。
他们这是开开心心,满载而归,北上做官去了!
赵枢去秀州当东南大发运使——这官儿看名字就知道要发了!
赵杞准备去当福建路转运使......这是赵枢的建议,虽然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地方,但是架不住泉州海运昌隆啊!
现在的大宋海贸第一港就泉州刺桐港,富得流油啊,只要稍微认真点收税,一年怎么都能有几百万的入账!身为福建路漕臣的赵杞,当然也能从中捞到油水......
至于赵不求则会去接了大宋海军都统制的差遣,也是高官得做了。
而留在广州的众人,总算是松了口气儿......赵谌明面上当了南越国王,北面那个北帝赵楷应该能消停一阵子了。
不过他们的安稳日子肯定是过不太久的,因为等赵楷巩固了在东南地区的统治,一定会找着借口攻打广州的......赵谌无论是南帝还是南越国王,都免不了挨打。
即便赵楷真的看在朱琏的面子上,又或是因为别的原因不对赵谌下手,赵谌手头的那点财货吃干用尽之后,那也是个完。
所以赵谌等人,就得利用赵楷消化东南半壁的机会,开始向南扩张了。
留给赵谌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可是要做的准备却一点也不少啊!
首先当然是组成屯军了......就是赵枢提出的“军团”,赵谌给换了个名儿,就叫屯军,意为屯田之军。根据赵谌和底下的臣子们讨论的结果,这些屯军应该以“户”为单位,一军3000户。殖民嘛,一群大老爷们过去怎么殖啊?跟谁殖啊?
所以赵谌先得想办法为组成屯军的战士解决娘子问题......怎么解决?当然是花钱解决呗!封建社会还能没有买卖婚姻?
娘子的问题解决了,招募屯军武士的问题就跟着一起解决了,参加屯军发娘子啊!
不过光凑够人头还是不行,还得解决屯军的组成和教化这两大难题。
屯军是封建性质的,不是官僚性质的......所以那些武进士出身的军官,大多都不愿意成为第一批的屯军之主。
他们好好的官当着,干嘛去冒那样的风险?
所以赵谌不得不从自己的少年亲军中选出一批能力较强的“兄弟”,先去撑起几个屯军。
除了这些屯军的军使,下面还有左右千户(军使自领中千户)和三十个百户......这些人怎么产生也是个难题。
赵谌琢磨了许久,最后就用了比武定高下的办法......这些千户、百户首先得是猛人,然后再言其他。
而教化这个问题,则比组织更让人头疼!
三千户的一个屯,可能还得分成几个堡,在远离中土的地方拓土殖民,想想都不容易!
而在所有的不容易当中,最不容易的当然就是维持自身对南宋(南帝之宋)的认同了。
这可不是小问题啊!
如果要较真,现在安南都护府那边的上层,大多也是汉人,连他们的君王都是汉人。安南李家一说是福建路人士去捉鱼,捉着捉着就成了皇帝;另一说是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的后裔。不管哪种说法是真的,安南李氏的祖上肯定是汉人。
可是那些分明拥有汉人血统的安南人却把大宋视为了仇寇!
对于想要建立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帝国的南宋逃亡集团来说,怎么将分布在南洋大海沿岸和各处岛屿上的屯军据点以及海港城市拧到一块儿,就是大难题了。
如果是一大片连在一起的地盘,要维持认同,要越拧越紧都是比较容易的。人员流动方便,文化上容易交流,经济上也会融为一体。而为方便交流和融合,自然会出现共同的秩序和信仰。
但是赵谌的南宋流亡集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不大可能占据一大片连接在一起的地盘立国,他们只能分散到各处沿海和海岛,通过海路互相联络......而遥远的距离,一定会产生隔阂,而这种隔阂又该如何弥补呢?
想来想去,也只有教化人心一个法子了!
可是这人心又该怎么教化呢?
......
洪武九年十二月下旬,广东,番禹。
临近年关,这座繁荣了一千余年的南国第一商埠,变得比往年更加的热闹了。城里城外,到处都是一片熙熙攘攘的场面。从北方逃亡而来的几十万人,现在大多都被安置在广州境内。他们多少都有点积蓄,赵谌的小朝廷也还有余财可以养活他们。所以趁着年关将至,各军各营各个衙门都放了长假,大家伙就三五成群的来广州城这边逛逛,试着从广州的一方繁华之中,寻着一点家乡的影子。
原籍荆湖南路的新军骑兵队正杨再兴今儿也和几个一起投军加入新军的伙伴,离开了位于番禹城(广州城)外长洲岛上的军营,坐了渡船来到番禹城外的市舶司榷场一带游玩,顺便为家里的婆娘和孩子采买一些年货。
南宋的新军士兵虽然有高饷可以领,但是却不能带着家属随军。不过杨再兴不是士兵,而是正二八经的武官(他是“菜骑兵”,升官比寻常的步兵容易太多了),虽然只是最小的承信郎,但却可以带着家眷,俸禄也比兵士们高了许多。而且将来还有机会转任地方......前途光明啊!
可是这等光明的前途,却随着南宋的溃败而化为了泡影。杨再兴本来很崇拜北军的岳飞,在南宋溃败的时候想去投靠的。可是却想到自己一个承信,人家已经是太尉了,肯定不会看重自己的,所以就只好跟着赵桓跑路到了广东......现在也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只好混一天算一天了。
幸好南宋小朝廷手里还有俩钱,所以每个月的俸禄还可以按时发放,一家人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只是感到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