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两军轻骑倏聚倏散,时而弯弓、时而换槊,宛如两条相互试探的灵蛇,均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咬住对手的软肋,却又必须随时防备被敌军抓住破绽,一时间斗得难分难解。
驱散契丹、靺鞨轻骑的素叶军、真源骑兵队趁机整顿好阵列,幸存的神臂弓、庭州砲轰隆隆向北,压制住了行宫墙头的八弓弩。
史朝义正犹豫间,通济渠东岸金声大作,他松了口气,拉住半脸是血的田乾真耳语数句。
“撤!”田乾真胡乱抹了抹脸上的血,不再恋战。行宫内的平卢军也随之而逃。
见曳落河望风而逃,王正见命王勇、马璘、李纪率军追赶,自己急忙驱马来到素叶军阵中。尾随其后的柳萧菲对卢杞拱了拱手,示意自己不辱使命。
“父亲大人!”烟尘满面的王霨喜极而泣。
“平安就好,汝兄长何在?”
“兄长尚在俱兰舰上,为锁链所困,一时难以登岸。”
“愚蠢的孩子……”王正见长叹一声,手指厮杀声渐渐平息的行宫道:“操纵铁链的机关尽在其中?”
“然也,某在碎叶舰上看的一清二楚。”王霨抽出横刀:“素叶牙兵,随某杀入行宫,拆除绞轮,救出监军!”
换作平日,王霨作为一军之统领,并不需要亲自带兵进入行宫,即便他有此意愿,卢杞等人也会极力劝阻。然此时不同往日,王正见亲临战场、王珪受困于通济渠中,从孝悌之道讲,王霨必须不畏艰险、一马当先。
兄弟协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
见王霨对王珪的性命安全颇为在意,并不忌恨其搅乱战局,王正见老怀大慰:“忠嗣兄长,霨儿芝兰玉树、允文允武,某总算没辜负汝之托付。”
王正见与王忠嗣同出太原王氏,只是王忠嗣一房乃旁支,且早已迁居华州郑县。两人在朝中结识后,一见如故,兼本为同根同源,关系愈发亲密。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冬,进京朝拜圣人的王正见与王忠嗣在长安西市救下崔颖、崔凝姐妹。崔颖与王忠嗣暗生情愫,于开元二十七年诞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
王忠嗣时任河东节度副使兼大同军使,肩负抵御后突厥汗国重任,戎马倥偬,难久居长安,遂将幼子王霨托付给崔凝,执掌北庭留后院的王正见常去探望。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已升任河东节度使兼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趁后突厥汗国内乱,奉诏出兵北伐,大破右杀,威震漠北。西叶护阿布思率同罗部千余帐内附,威胁大唐北疆六十年的后突厥汗国摇摇欲坠。
圣人大喜,命王忠嗣入朝献俘,在勤政务本楼上当着满朝文武对其大加赞许。当晚,太子在东宫设宴,与王忠嗣把酒言欢。
翌日,王正见见到族兄时,本以为他当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不料映入眼帘的却是张无精打采、郁郁寡欢面孔。王正见正犹豫是否开口询问,王忠嗣已掩住满身颓唐,兴致勃勃聊起王霨。
王正见始终不知那日究竟发生了何事,只是王忠嗣返回灵州时,将牙兵旅帅王思义留在了长安。不久,就发生了刺客袭击崔凝一事,怒火中烧的王正见意欲动用北庭留后院追查凶手,却被王忠嗣密信劝阻。
王忠嗣显然隐约猜出幕后之人是谁,但在信中,他除了告知王正见不必打草惊蛇外,还询问王正见能否将王霨视若己出。
当时王正见对族兄的选择颇为不解,但他依然答应王忠嗣。毕竟他也喜欢探望王霨的时候,和温婉可人的崔凝闲聊几句。多年以后,王正见才知刺客乃苏十三娘的恩师公孙大娘,而公孙门从来都是太子手中最犀利的暗器……
之后数年,王忠嗣官职越升越高,入朝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偶尔来京,也只远远看王霨几眼。王正见也因升任北庭副都护,离开长安。
再见王忠嗣,已是天宝五载(746年)。时年正月十五,韦坚案爆发,长安朝堂一片混乱,进京朝拜的王正见正要启程返回庭州,王思义持王忠嗣的托孤之信来到留后院……
西行途经凉州之时,王正见与兼任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匆匆见了一面。而数日前,河西节度使尚是皇甫惟明。
王正见略略提了几句长安的风云变幻,王忠嗣拍栏长叹:“欲令智昏、授人以柄。”
王正见至此方知,崇仁坊西南隅景龙观乃太子党羽密会之地,太子曾多次在此私会韦坚、皇甫惟明等心腹,王忠嗣显然也去过。
“太子数次欲邀汝前往景龙观,皆为某所拦。”
“兄长大恩,没齿难忘。”王正见深知王忠嗣不愿他涉足党争太深。
“权相跋扈、东宫阴狠,长安风波难止,汝远居庭州,反是幸事。霨儿便托付于汝了!”王忠嗣叉手长揖。
“兄长折煞某矣!”王正见肃然回礼:“风波既起,兄长当如何自处?”
“上不负圣人之心,下不负将士性命,某之愿也!”
离开凉州继续西行,王正见感慨族兄志向之余,兀然想到:“若圣人之心与将士性命相背,又该如何呢?”
不料一语成谶,天宝六载(747年),圣人命王忠嗣不惜代价强攻石堡城,王忠嗣抗命不从,李林甫趁机构陷,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
庭州漠漠、汉水悠悠,直到王忠嗣中毒身亡,二人再未见面……
为不负族兄的一片苦心,王正见对王霨的身世闭口不提,连枕边人裴夫人、张夫人都蒙在鼓里,两人只以为王霨是郎君与崔凝的私生子。
温柔和顺的张夫人还好,对崔凝、王霨客客气气;醋海翻波的裴夫人横眉冷对,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引发无数风波。
闻喜裴氏扎根三晋千年,人称“豪杰俊迈,摩肩接踵;名卿贤相,茂郁如林。”虽略逊于五姓七望,却也是大唐响当当的名门世家。
裴夫人乃长房嫡女,身份娇贵,难免气盛。不过王正见弘毅宽厚,婚后将后宅之事悉数托付与裴夫人,二人倒也算得上琴瑟和鸣。 -->>
两军轻骑倏聚倏散,时而弯弓、时而换槊,宛如两条相互试探的灵蛇,均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咬住对手的软肋,却又必须随时防备被敌军抓住破绽,一时间斗得难分难解。
驱散契丹、靺鞨轻骑的素叶军、真源骑兵队趁机整顿好阵列,幸存的神臂弓、庭州砲轰隆隆向北,压制住了行宫墙头的八弓弩。
史朝义正犹豫间,通济渠东岸金声大作,他松了口气,拉住半脸是血的田乾真耳语数句。
“撤!”田乾真胡乱抹了抹脸上的血,不再恋战。行宫内的平卢军也随之而逃。
见曳落河望风而逃,王正见命王勇、马璘、李纪率军追赶,自己急忙驱马来到素叶军阵中。尾随其后的柳萧菲对卢杞拱了拱手,示意自己不辱使命。
“父亲大人!”烟尘满面的王霨喜极而泣。
“平安就好,汝兄长何在?”
“兄长尚在俱兰舰上,为锁链所困,一时难以登岸。”
“愚蠢的孩子……”王正见长叹一声,手指厮杀声渐渐平息的行宫道:“操纵铁链的机关尽在其中?”
“然也,某在碎叶舰上看的一清二楚。”王霨抽出横刀:“素叶牙兵,随某杀入行宫,拆除绞轮,救出监军!”
换作平日,王霨作为一军之统领,并不需要亲自带兵进入行宫,即便他有此意愿,卢杞等人也会极力劝阻。然此时不同往日,王正见亲临战场、王珪受困于通济渠中,从孝悌之道讲,王霨必须不畏艰险、一马当先。
兄弟协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
见王霨对王珪的性命安全颇为在意,并不忌恨其搅乱战局,王正见老怀大慰:“忠嗣兄长,霨儿芝兰玉树、允文允武,某总算没辜负汝之托付。”
王正见与王忠嗣同出太原王氏,只是王忠嗣一房乃旁支,且早已迁居华州郑县。两人在朝中结识后,一见如故,兼本为同根同源,关系愈发亲密。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冬,进京朝拜圣人的王正见与王忠嗣在长安西市救下崔颖、崔凝姐妹。崔颖与王忠嗣暗生情愫,于开元二十七年诞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
王忠嗣时任河东节度副使兼大同军使,肩负抵御后突厥汗国重任,戎马倥偬,难久居长安,遂将幼子王霨托付给崔凝,执掌北庭留后院的王正见常去探望。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已升任河东节度使兼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趁后突厥汗国内乱,奉诏出兵北伐,大破右杀,威震漠北。西叶护阿布思率同罗部千余帐内附,威胁大唐北疆六十年的后突厥汗国摇摇欲坠。
圣人大喜,命王忠嗣入朝献俘,在勤政务本楼上当着满朝文武对其大加赞许。当晚,太子在东宫设宴,与王忠嗣把酒言欢。
翌日,王正见见到族兄时,本以为他当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不料映入眼帘的却是张无精打采、郁郁寡欢面孔。王正见正犹豫是否开口询问,王忠嗣已掩住满身颓唐,兴致勃勃聊起王霨。
王正见始终不知那日究竟发生了何事,只是王忠嗣返回灵州时,将牙兵旅帅王思义留在了长安。不久,就发生了刺客袭击崔凝一事,怒火中烧的王正见意欲动用北庭留后院追查凶手,却被王忠嗣密信劝阻。
王忠嗣显然隐约猜出幕后之人是谁,但在信中,他除了告知王正见不必打草惊蛇外,还询问王正见能否将王霨视若己出。
当时王正见对族兄的选择颇为不解,但他依然答应王忠嗣。毕竟他也喜欢探望王霨的时候,和温婉可人的崔凝闲聊几句。多年以后,王正见才知刺客乃苏十三娘的恩师公孙大娘,而公孙门从来都是太子手中最犀利的暗器……
之后数年,王忠嗣官职越升越高,入朝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偶尔来京,也只远远看王霨几眼。王正见也因升任北庭副都护,离开长安。
再见王忠嗣,已是天宝五载(746年)。时年正月十五,韦坚案爆发,长安朝堂一片混乱,进京朝拜的王正见正要启程返回庭州,王思义持王忠嗣的托孤之信来到留后院……
西行途经凉州之时,王正见与兼任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匆匆见了一面。而数日前,河西节度使尚是皇甫惟明。
王正见略略提了几句长安的风云变幻,王忠嗣拍栏长叹:“欲令智昏、授人以柄。”
王正见至此方知,崇仁坊西南隅景龙观乃太子党羽密会之地,太子曾多次在此私会韦坚、皇甫惟明等心腹,王忠嗣显然也去过。
“太子数次欲邀汝前往景龙观,皆为某所拦。”
“兄长大恩,没齿难忘。”王正见深知王忠嗣不愿他涉足党争太深。
“权相跋扈、东宫阴狠,长安风波难止,汝远居庭州,反是幸事。霨儿便托付于汝了!”王忠嗣叉手长揖。
“兄长折煞某矣!”王正见肃然回礼:“风波既起,兄长当如何自处?”
“上不负圣人之心,下不负将士性命,某之愿也!”
离开凉州继续西行,王正见感慨族兄志向之余,兀然想到:“若圣人之心与将士性命相背,又该如何呢?”
不料一语成谶,天宝六载(747年),圣人命王忠嗣不惜代价强攻石堡城,王忠嗣抗命不从,李林甫趁机构陷,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
庭州漠漠、汉水悠悠,直到王忠嗣中毒身亡,二人再未见面……
为不负族兄的一片苦心,王正见对王霨的身世闭口不提,连枕边人裴夫人、张夫人都蒙在鼓里,两人只以为王霨是郎君与崔凝的私生子。
温柔和顺的张夫人还好,对崔凝、王霨客客气气;醋海翻波的裴夫人横眉冷对,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引发无数风波。
闻喜裴氏扎根三晋千年,人称“豪杰俊迈,摩肩接踵;名卿贤相,茂郁如林。”虽略逊于五姓七望,却也是大唐响当当的名门世家。
裴夫人乃长房嫡女,身份娇贵,难免气盛。不过王正见弘毅宽厚,婚后将后宅之事悉数托付与裴夫人,二人倒也算得上琴瑟和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