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门下朕绍隆丕绪,祗遹先猷眷言元嗣,宜易崇称,皇嗣寿国公、忠正军节度使昕,禀社稷之运而生,获祖宗之佑而安,气函钟律之和,体毓圭璋之粹可立为唐王、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可特授功臣号推诚同德顺化”赵昕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这刚刚接下来的诏书。
内心翻滚着数不清的浪涛。
前世,他是在十六岁生日之后,才被封王,才被许可干涉国家朝政。
然后,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被朝臣们架着,成为了监国太子。
于是,便在懵懵懂懂之中,赶鸭子上架。
而如今,却提前了十四年封王。
赵昕知道,从此,一切都会改变。
提前踏上舞台的他,必定会改变曾经的既定命运。
就像前世的他,改变了西夏、青唐命运一般。
“大王”甘昭吉走到他身边,轻声禀报“首相吕公与知枢密院事章公求见”
“宣”赵昕坐起来让人将诏书、节符、印玺都收起来。
他知道,这两位宰臣,刚刚去见了赵祯,此来的目的,是为了和他交代听政升座之事。
片刻后,吕夷简和章得象就联袂出现在了赵昕身前。
他们看着端坐在床榻上,临襟正坐的新扎唐王,连忙大礼参拜“臣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夷简臣知枢密院事得像恭问大王安”
“孤安”赵昕亲切的道“两位爱卿请起”
却没有让人赐座。
因为他们是宰臣,也因为如今赵昕已经封王。
对宰臣执政,必须得留一手。
吕夷简和章得象也没有在意这点小细节,他们起身后,先是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吕夷简上前一步,对赵昕拜道“大王,臣此来,乃是奉官家之命,来和大王讲解明日垂拱殿升座听政之事的”
赵昕点点头,道“卿请言之”
“祖宗定制,乃是日朝听政,官家总览万务,无所不决”吕夷简慢慢的说道“不过,自太宗以降,国家成法渐立,于是礼乐征伐出于一人,而细务庶政委任大臣”
赵昕点点头,这些他都知道。
甚至还清楚其中的内幕和成因。
但他依然非常有耐心的听着吕夷简介绍“所谓细务庶政,为据章旨合行者、本司已有惯例者及诸般已有定例者”
“此种庶务细政,由各司自决之,不可上殿奏”
赵昕微笑的听着,对大宋王朝这个高度成熟的封建文官体系,他是既爱又恨。
爱它的成熟、严密、完整。
从上至下,都被其故事、条例、规矩与成法,严严实实的联系在一起。
简直是后世公知们眼中的民猪范本。
可惜,这个系统臃肿、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严重大部分的时候,这个系统的所有人,其实都是在做一些无用功,虚应故事罢了。
就像去年,三川口大败后,张士逊就以我是首相,按照制度不负责军国之事,打仗那是枢府的事情,把锅统统甩给了枢府。
连顶层都是这样,底层就更不用说了。
可惜,赵昕现在没有能力改变。
他甚至只能像个木偶雕塑一样,坐在床榻上,听着吕夷简介绍。
他必须维持形象,做好一个孝子的本分。
孝子的本分是什么
三年无改父道
所以,其实,他去听政,只是一个象征意义。
让大臣们看到,垂拱殿里还是有人在坐朝的。
实则,真的要做决定了,还是得去延和殿请示赵祯。
无论大小,不分轻重
赵昕也是做过皇帝的人,所以他了解皇帝的心思和想法。
更何况,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吕夷简和章得象,却是滔滔不绝,向赵昕仔细介绍了大宋垂拱殿听政的种种细节。
虽然这些事情,在赵昕的前世,他就已经无比熟悉。
但他依然兴致勃勃的,认真的仔细的听完了这两位宰臣的介绍。
“朝臣上奏,以班次而进,首相、次相、从相为一班,枢府为一班、三司为一班,开封府为一班、审刑院为一班”
“真庙曾有诏,每日群臣上奏不得过五班,除非枢府、三司、开封府、审刑院等俱有奏”
“有司上奏诸事,必当正贰长官联署画押,非联署画押者,不可奏也,奏之则有罪”
不得不说,这大宋文官体制,确实是成熟到让人咂舌的地步。
种种规定,种种条文,犹如天罗地网,无所不览。
所有人都身在其中,被束缚在其中。
赵昕听着,也是感慨万千。
“大王”吕夷简介绍完毕,就上前问道“未知大王可有德音补充”
“祖宗法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让孤闻之,如痴如醉,未有能损益者”赵昕立刻道“两位爱卿回去告诉上下臣工,便说,孤奉父皇之诏,升座垂拱殿中,听闻群贤奏事,唯遵父皇之纲纪,行父皇之道而已”
“诸有司一切大小事务,皆当如故,不可因孤而有任何改变”
经历了前世的失败与挫折后,赵昕已经决定换一种方式来对抗那些祖宗法度、制度扛着红旗反红旗。
吕夷简听着,却是高兴不已,拜道“大王圣明”
章得象也微微躬身“大王圣明”
于是,这两人再拜而辞,趋步而退。
望着吕夷简和章得象远去的背影,赵昕的神色忽地就严肃起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当木偶与傀儡的同时,见缝插针的办几件事情。
这关乎他本人的威望、未来的权柄。
所以,这些事情只能是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却又不会触动 -->>
“门下朕绍隆丕绪,祗遹先猷眷言元嗣,宜易崇称,皇嗣寿国公、忠正军节度使昕,禀社稷之运而生,获祖宗之佑而安,气函钟律之和,体毓圭璋之粹可立为唐王、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可特授功臣号推诚同德顺化”赵昕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这刚刚接下来的诏书。
内心翻滚着数不清的浪涛。
前世,他是在十六岁生日之后,才被封王,才被许可干涉国家朝政。
然后,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被朝臣们架着,成为了监国太子。
于是,便在懵懵懂懂之中,赶鸭子上架。
而如今,却提前了十四年封王。
赵昕知道,从此,一切都会改变。
提前踏上舞台的他,必定会改变曾经的既定命运。
就像前世的他,改变了西夏、青唐命运一般。
“大王”甘昭吉走到他身边,轻声禀报“首相吕公与知枢密院事章公求见”
“宣”赵昕坐起来让人将诏书、节符、印玺都收起来。
他知道,这两位宰臣,刚刚去见了赵祯,此来的目的,是为了和他交代听政升座之事。
片刻后,吕夷简和章得象就联袂出现在了赵昕身前。
他们看着端坐在床榻上,临襟正坐的新扎唐王,连忙大礼参拜“臣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夷简臣知枢密院事得像恭问大王安”
“孤安”赵昕亲切的道“两位爱卿请起”
却没有让人赐座。
因为他们是宰臣,也因为如今赵昕已经封王。
对宰臣执政,必须得留一手。
吕夷简和章得象也没有在意这点小细节,他们起身后,先是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吕夷简上前一步,对赵昕拜道“大王,臣此来,乃是奉官家之命,来和大王讲解明日垂拱殿升座听政之事的”
赵昕点点头,道“卿请言之”
“祖宗定制,乃是日朝听政,官家总览万务,无所不决”吕夷简慢慢的说道“不过,自太宗以降,国家成法渐立,于是礼乐征伐出于一人,而细务庶政委任大臣”
赵昕点点头,这些他都知道。
甚至还清楚其中的内幕和成因。
但他依然非常有耐心的听着吕夷简介绍“所谓细务庶政,为据章旨合行者、本司已有惯例者及诸般已有定例者”
“此种庶务细政,由各司自决之,不可上殿奏”
赵昕微笑的听着,对大宋王朝这个高度成熟的封建文官体系,他是既爱又恨。
爱它的成熟、严密、完整。
从上至下,都被其故事、条例、规矩与成法,严严实实的联系在一起。
简直是后世公知们眼中的民猪范本。
可惜,这个系统臃肿、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严重大部分的时候,这个系统的所有人,其实都是在做一些无用功,虚应故事罢了。
就像去年,三川口大败后,张士逊就以我是首相,按照制度不负责军国之事,打仗那是枢府的事情,把锅统统甩给了枢府。
连顶层都是这样,底层就更不用说了。
可惜,赵昕现在没有能力改变。
他甚至只能像个木偶雕塑一样,坐在床榻上,听着吕夷简介绍。
他必须维持形象,做好一个孝子的本分。
孝子的本分是什么
三年无改父道
所以,其实,他去听政,只是一个象征意义。
让大臣们看到,垂拱殿里还是有人在坐朝的。
实则,真的要做决定了,还是得去延和殿请示赵祯。
无论大小,不分轻重
赵昕也是做过皇帝的人,所以他了解皇帝的心思和想法。
更何况,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吕夷简和章得象,却是滔滔不绝,向赵昕仔细介绍了大宋垂拱殿听政的种种细节。
虽然这些事情,在赵昕的前世,他就已经无比熟悉。
但他依然兴致勃勃的,认真的仔细的听完了这两位宰臣的介绍。
“朝臣上奏,以班次而进,首相、次相、从相为一班,枢府为一班、三司为一班,开封府为一班、审刑院为一班”
“真庙曾有诏,每日群臣上奏不得过五班,除非枢府、三司、开封府、审刑院等俱有奏”
“有司上奏诸事,必当正贰长官联署画押,非联署画押者,不可奏也,奏之则有罪”
不得不说,这大宋文官体制,确实是成熟到让人咂舌的地步。
种种规定,种种条文,犹如天罗地网,无所不览。
所有人都身在其中,被束缚在其中。
赵昕听着,也是感慨万千。
“大王”吕夷简介绍完毕,就上前问道“未知大王可有德音补充”
“祖宗法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让孤闻之,如痴如醉,未有能损益者”赵昕立刻道“两位爱卿回去告诉上下臣工,便说,孤奉父皇之诏,升座垂拱殿中,听闻群贤奏事,唯遵父皇之纲纪,行父皇之道而已”
“诸有司一切大小事务,皆当如故,不可因孤而有任何改变”
经历了前世的失败与挫折后,赵昕已经决定换一种方式来对抗那些祖宗法度、制度扛着红旗反红旗。
吕夷简听着,却是高兴不已,拜道“大王圣明”
章得象也微微躬身“大王圣明”
于是,这两人再拜而辞,趋步而退。
望着吕夷简和章得象远去的背影,赵昕的神色忽地就严肃起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当木偶与傀儡的同时,见缝插针的办几件事情。
这关乎他本人的威望、未来的权柄。
所以,这些事情只能是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却又不会触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