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大结局286大明帝国
岁月匆匆,转眼已到了大明鸿德四十五年,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大明安国公宋友亮已经是垂暮老人了。但是,在这四十五来,大明帝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沟通南北大动脉的金(金陵)京(北京)铁路已默默地为帝国服务了三十个年头。这条铁路开通伊始,一下子就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从北京到南京的路程一下子缩短为两天,无数的商品、物资和人员通过这条沟通南北的大动脉进行流动,充分验证了后世的那一句话: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当然,此时此刻,无论是新疆的乌鲁木齐还是东海边的松江,铁路象蜘蛛网一样扩散开来。在铁路的带动下,凡是有车站停靠的城市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朝庭趁热打铁,将修建铁路的权利放开给私人,私人修建的铁路拥有三十年的运营权,三十年后,统一收归朝庭所有。
铁路的大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的大发展,许多农民脱离了土地,加入到工业当中,而不断新增加的土地,劳动力不足,又使得农村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大明帝国工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良性循环。在城市里,到处都是高耸地烟囱。到处都是机器地轰鸣声。到处都是忙碌地工地。火车站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水果、报纸地叫卖声。还有擦皮鞋地小孩穿梭在拥挤地人群中
海洋方面,从太平洋到地中海,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到处都可以看到悬挂着大明国旗的船只。继南洋华商总会之后,大明又陆续成立印度华商总会、非洲华商总会、欧罗巴华商总会、美洲华商总会、澳洲华商总会等。大明的海商垄断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海上贸易。无数财富也如海水般涌入大明国库。
海军方面,大明帝国已经拥有了北海舰队(驻地旅顺)、东海舰队(驻地台北)、南海舰队(驻地海口)三大近海护卫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驻地夏威夷)、印度洋(驻地锡兰)、大西洋舰队(驻地好望角)三大远洋舰队。六大舰队共有一百四十艘铁甲舰,总吨位达十二万吨,还有六百多艘辅助艘只,总兵力六万余人,俨然是一尊大海上的庞然大物。
在人口政策上,大明除了鼓励本国妇女多生育之外,大明还采取一些手段,大量减少殖民地或者藩属国的男性人口,然后再鼓励大明男子与这些殖民地和藩属国的女子通婚。以此促进汉人血统人口的增长,然后再反过来向殖民地输出汉族人口!其中,日本国女性做出的贡献最大。在这一国策的鼓励下,这几十年来,帝国本土及所属殖民地或者藩属国的非汉族人口急剧减少,比如日本人,到了鸿德三十年的时候,连教科书上都找不到这个名词了。又比如东南亚土著人,早在鸿德二十年就已经无影无踪了。
与之配套的还有文化政策,大明开始在自己的殖民地和属国内推行全盘汉化的汉语教育。推行汉化的措施有软硬两手,软的一手是在属国和殖民地广泛开设汉人学校,吸收当地人进入这些学校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汉化那些属国和殖民地人民。硬的一手是通过行政命令规定汉语、汉字、汉服为当地法定官方语言、官方文字和官方服饰,当地百姓必须穿汉服、习汉俗、说汉语、写汉字、取汉名。还规定进入汉人开设的工场、店铺里工作的人,必须会说汉语,写汉字。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在属国和殖民地人民看来,那些工作、穿着都很体面的人都是说汉语的。掌握了当地政治、军事、经济大权的人也都是一口汉语。于是藩属国和殖民地人民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说汉语是有身份的象征,在内心也开始主动接受汉化。
最近三十年,大明帝国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发展,只是在北方偶有和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冲突,不过,无一例外被装备精良的开拓团击退,又有数个开拓团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地方发现了金矿,为了土地和金子,开拓团越走越远,最远的开拓团已经到了乌拉尔山东麓,并向朝廷您该提出申请继续向西开拓。在西面,大明帝国的骑兵已经越过玉门关,敦煌,伊宁,最远的地方到达了里海。
尤其是人口大幅度增长之后,大明的海外开拓团也如雪片般飞向世界各地。在西伯利亚,勇敢的大明开拓团击败了沙俄哥萨克骑兵;在澳大利亚,开拓团发现了高品位铁矿,并且将这些铁矿石卖到世界各地;在南非,开拓团奴役下的布尔人劳工为大明帝国辛勤地开挖着黄金矿、钻石矿;在北美,一座名叫新北京的开拓团定居点因为人口达到十万,被大明朝廷正式批准升格为“府”。在北冰洋,大明的海上开拓团也毫不示弱,他们沿海北上,已在堪察加半岛上建立基地,因为这里常年冰天雪地,在海上又老远就能看到岛上火山活动喷出的火焰,大明开拓者们给这里取名为冰火岛。冰火岛附近渔业丰富,已经有渔民组织大型船队到那里捕捞鲫鱼、比目鱼和蟹等,这些鱼只要运到日本就能卖个好价钱。
在通信方面。大明帝国也取得了发展,早在鸿德十八年,有线电报就已经成功研发出来。首先沿着金京铁路架设有线电报网,仅用了一个月,整条线路就被架设好。北京与南京的信息传送一下子就变得近在咫尺。随即,电报线路在全国各处以惊人的速度迅速铺开,到现在,各个军区和省府城市,都架设了有线电报,朝庭对边远地区突发事件地反应能力一下子从数月提高了数天。而大明帝国原先那些遍布道路各处的驿站依然发挥着他的作用,在没有铁路,电报地地方,驿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益地补充。只不过,驿站不再叫驿站,而改名为邮局。驿卒也不再叫驿卒,而改叫邮差。
大明鸿德四十五年五月十五,上午十时十分,吉时,宜出行。
随着紫禁城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队红衣亮甲的仪仗队首先走出了皇宫,仪仗队身穿传统的袍袄棉甲,腰里配着钢刀,肩上扛着扎着红色彩带的长矛,昂首挺胸的走了出来。在仪仗队身后,是一队近卫军,他们穿着大明近卫军特有的军服,头上戴着高高的熊皮帽子,肩膀上扛着火枪,火枪上的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接着是一台二十二人抬着的大舆,宋友亮穿着金黄色的蟒袍,上面用金丝绣着腾云驾雾的金龙,头上戴着金光灿灿的紫金冠冕端坐在上面,如皇帝一般的神色说不出的威严。
出了皇宫,大舆停下, -->>
大结局286大明帝国
岁月匆匆,转眼已到了大明鸿德四十五年,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大明安国公宋友亮已经是垂暮老人了。但是,在这四十五来,大明帝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沟通南北大动脉的金(金陵)京(北京)铁路已默默地为帝国服务了三十个年头。这条铁路开通伊始,一下子就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从北京到南京的路程一下子缩短为两天,无数的商品、物资和人员通过这条沟通南北的大动脉进行流动,充分验证了后世的那一句话: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当然,此时此刻,无论是新疆的乌鲁木齐还是东海边的松江,铁路象蜘蛛网一样扩散开来。在铁路的带动下,凡是有车站停靠的城市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朝庭趁热打铁,将修建铁路的权利放开给私人,私人修建的铁路拥有三十年的运营权,三十年后,统一收归朝庭所有。
铁路的大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的大发展,许多农民脱离了土地,加入到工业当中,而不断新增加的土地,劳动力不足,又使得农村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大明帝国工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良性循环。在城市里,到处都是高耸地烟囱。到处都是机器地轰鸣声。到处都是忙碌地工地。火车站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水果、报纸地叫卖声。还有擦皮鞋地小孩穿梭在拥挤地人群中
海洋方面,从太平洋到地中海,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到处都可以看到悬挂着大明国旗的船只。继南洋华商总会之后,大明又陆续成立印度华商总会、非洲华商总会、欧罗巴华商总会、美洲华商总会、澳洲华商总会等。大明的海商垄断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海上贸易。无数财富也如海水般涌入大明国库。
海军方面,大明帝国已经拥有了北海舰队(驻地旅顺)、东海舰队(驻地台北)、南海舰队(驻地海口)三大近海护卫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驻地夏威夷)、印度洋(驻地锡兰)、大西洋舰队(驻地好望角)三大远洋舰队。六大舰队共有一百四十艘铁甲舰,总吨位达十二万吨,还有六百多艘辅助艘只,总兵力六万余人,俨然是一尊大海上的庞然大物。
在人口政策上,大明除了鼓励本国妇女多生育之外,大明还采取一些手段,大量减少殖民地或者藩属国的男性人口,然后再鼓励大明男子与这些殖民地和藩属国的女子通婚。以此促进汉人血统人口的增长,然后再反过来向殖民地输出汉族人口!其中,日本国女性做出的贡献最大。在这一国策的鼓励下,这几十年来,帝国本土及所属殖民地或者藩属国的非汉族人口急剧减少,比如日本人,到了鸿德三十年的时候,连教科书上都找不到这个名词了。又比如东南亚土著人,早在鸿德二十年就已经无影无踪了。
与之配套的还有文化政策,大明开始在自己的殖民地和属国内推行全盘汉化的汉语教育。推行汉化的措施有软硬两手,软的一手是在属国和殖民地广泛开设汉人学校,吸收当地人进入这些学校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汉化那些属国和殖民地人民。硬的一手是通过行政命令规定汉语、汉字、汉服为当地法定官方语言、官方文字和官方服饰,当地百姓必须穿汉服、习汉俗、说汉语、写汉字、取汉名。还规定进入汉人开设的工场、店铺里工作的人,必须会说汉语,写汉字。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在属国和殖民地人民看来,那些工作、穿着都很体面的人都是说汉语的。掌握了当地政治、军事、经济大权的人也都是一口汉语。于是藩属国和殖民地人民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说汉语是有身份的象征,在内心也开始主动接受汉化。
最近三十年,大明帝国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发展,只是在北方偶有和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冲突,不过,无一例外被装备精良的开拓团击退,又有数个开拓团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地方发现了金矿,为了土地和金子,开拓团越走越远,最远的开拓团已经到了乌拉尔山东麓,并向朝廷您该提出申请继续向西开拓。在西面,大明帝国的骑兵已经越过玉门关,敦煌,伊宁,最远的地方到达了里海。
尤其是人口大幅度增长之后,大明的海外开拓团也如雪片般飞向世界各地。在西伯利亚,勇敢的大明开拓团击败了沙俄哥萨克骑兵;在澳大利亚,开拓团发现了高品位铁矿,并且将这些铁矿石卖到世界各地;在南非,开拓团奴役下的布尔人劳工为大明帝国辛勤地开挖着黄金矿、钻石矿;在北美,一座名叫新北京的开拓团定居点因为人口达到十万,被大明朝廷正式批准升格为“府”。在北冰洋,大明的海上开拓团也毫不示弱,他们沿海北上,已在堪察加半岛上建立基地,因为这里常年冰天雪地,在海上又老远就能看到岛上火山活动喷出的火焰,大明开拓者们给这里取名为冰火岛。冰火岛附近渔业丰富,已经有渔民组织大型船队到那里捕捞鲫鱼、比目鱼和蟹等,这些鱼只要运到日本就能卖个好价钱。
在通信方面。大明帝国也取得了发展,早在鸿德十八年,有线电报就已经成功研发出来。首先沿着金京铁路架设有线电报网,仅用了一个月,整条线路就被架设好。北京与南京的信息传送一下子就变得近在咫尺。随即,电报线路在全国各处以惊人的速度迅速铺开,到现在,各个军区和省府城市,都架设了有线电报,朝庭对边远地区突发事件地反应能力一下子从数月提高了数天。而大明帝国原先那些遍布道路各处的驿站依然发挥着他的作用,在没有铁路,电报地地方,驿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益地补充。只不过,驿站不再叫驿站,而改名为邮局。驿卒也不再叫驿卒,而改叫邮差。
大明鸿德四十五年五月十五,上午十时十分,吉时,宜出行。
随着紫禁城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队红衣亮甲的仪仗队首先走出了皇宫,仪仗队身穿传统的袍袄棉甲,腰里配着钢刀,肩上扛着扎着红色彩带的长矛,昂首挺胸的走了出来。在仪仗队身后,是一队近卫军,他们穿着大明近卫军特有的军服,头上戴着高高的熊皮帽子,肩膀上扛着火枪,火枪上的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接着是一台二十二人抬着的大舆,宋友亮穿着金黄色的蟒袍,上面用金丝绣着腾云驾雾的金龙,头上戴着金光灿灿的紫金冠冕端坐在上面,如皇帝一般的神色说不出的威严。
出了皇宫,大舆停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